beat·365(中国区) - 唯一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beat365唯一官网> 校园新闻 >【三下乡特辑第1篇】·智慧养殖青春行:科技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畜”篇章
【三下乡特辑第1篇】·智慧养殖青春行:科技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畜”篇章
beat365唯一官网

7月16日至18日,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用科技助力农业发展,人工智能学院“物联赋能·科技助农”基层服务践行团,在党总支书记于磊、院长李扬的带领下,于灵寿县塔上镇桑家庄村开展了一场以“智能+农业”为核心的“体验省情·服务群众”暨“三下乡”科技助农实践活动。

1753087328.jpg

1753087368.jpg

初到桑家庄,于书记和李院长与村书记等人就桑家庄的农作物和养殖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桑家庄全村2个自然庄,村区域总面积1300亩,耕地面积900亩。辖区属丘陵地带,黄胶土质,气候温差明显。桑家庄以传统农业、养殖业和特色产业为主,种植业以玉米、花生、谷物、红薯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养殖业以养猪、羊、家禽等为主。

1753087405.jpg

践行团成员在了解桑家庄的基本情况后,由村书记带领来到了桑家庄的一户建档立卡的养殖农户家中。成员们顶着炎炎夏日,实地考察了当地生猪养殖的实际情况,同时深入了解了传统养殖模式在高温天气下面临的种种挑战。

1753087453.jpg

7月16日下午,在实地考察农户猪舍后,实践团召开技术研讨会。面对传统猪舍在高温季节面临的降温难题,成员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结合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控制原理展开头脑风暴。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自动花洒降温系统设计方案。这一创新方案既考虑了农户猪场的实际供电条件,又融入了智能调控算法,充分展现了队员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53087492.jpg

当天晚上,践行团成员挑灯夜战,迅速展开行动。根据各自专业特长,队员们分为硬件组装组、程序编写组和系统测试组,通力协作攻克技术难关。键盘敲击声、电路焊接声、方案讨论声此起彼伏。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一套基于ESP8266、配备温湿度DHT11传感器、MQ135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的智能花洒降温系统原型终于调配成功。

1753087534.jpg

1753087572.jpg

1753087608.png

7月17日,实践团成员们便带着设计方案马不停蹄地行动起来。队员们兵分三路:一组前往县城的五金市场,精心挑选水管、喷头、继电器等硬件设备;一组留在村中与养殖户深入沟通,根据猪舍实际布局设计最优的管路走向;还有一组走访当地工匠,寻找有经验的施工人员。经过一整天的奋战,当第一批喷头在猪舍棚顶成功安装并喷出清凉水雾时—这套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自动降温系统终于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1753088056.png

1753088089.png

1753088134.png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团成员们早早来到猪舍,手把手指导农户操作这套智能降温系统。“这个按钮是手动开关,这个显示屏会实时显示温度,当超过设定值就会自动喷水......”,队员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耐心讲解。令人欣喜的是,农户们很快就掌握了操作要领,并能独立进行简单调试。“这下可省大事了!”,养殖户兴奋地尝试着操作系统,清凉的水雾随即均匀洒落在猪舍中。看着农户脸上洋溢的笑容,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助农的真正意义——用智慧让劳动更轻松,用创新为乡村带来改变。

1753088192.jpg

经过为期三天的科技助农实践,实践团的助农活动圆满收官。从烈日下的实地勘测到深夜的技术攻关,从第一张设计图纸到喷涌而出的清凉水雾,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青年学子的智慧与汗水。

通过此次实践,人工智能学院基层服务践行团不仅成功设计了智能花洒降温系统,更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农业的广阔前景。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系统性能,与当地建立长期帮扶机制,让更多养殖户享受智能化养殖的便利。同时,团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探索更多“智能+农业”的创新应用,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兴农的青春誓言,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智能动力。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区) - 唯一官网 冀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