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中国区) - 唯一官网
beat365唯一官网社科部欢迎您!
行走的思政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赴红旗渠与谷文昌纪念馆研修
beat365唯一官网   2025-05-25 16:38:18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素材,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感染力,4月11日至4月13日校长助理王秀敏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明乡带队赴河南省林州市开展了实地研修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研修,他们还参与到学前教育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的写生活动中,联合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让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二者同向同行,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师生共同走进谷文昌纪念馆与红旗渠,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精神养分,探寻思政教育的新视角与新思路。

1748162644.png

1748162673.png

在谷文昌纪念馆,师生们怀着崇敬之心,仔细参观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历史图片以及详实的文献资料。这里承载着谷文昌书记的光辉事迹,他始终秉承着“一心一意为人民,不带私心搞革命”的初心,不惜奉献出自己的热血乃至生命。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那些尘封的历史瞬间被重新唤醒,大家深刻领悟到了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

1748162697.png

1748162721.png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又来到被被誉为“人工天河”的伟大水利工程——红旗渠,这里更是带给教师们极大的心灵震撼。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靠着一锤、一钎、两只手,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在红旗渠纪念馆,通过历史图文资料、锈迹斑斑的工具文物以及还原工程全貌的沙盘模型,教师们全面了解了红旗渠修建的艰辛历程,深刻感悟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沿着红旗渠畔行走,触摸着坚硬的渠壁,想象着当年建设者们不畏艰险、战天斗地的场景,教师们对这种精神的内涵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体会。

1748162748.png

1748162773.png

1748162801.png

此次研修活动,对于思政教师们而言,收获颇丰。一方面,丰富了教学素材库,让思政课不再局限于书本理论,而是拥有了更多生动鲜活的案例,使抽象的思政教育变得更加具体可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共鸣。另一方面,也让教师们自身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深厚的情感,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学生。

1748162834.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将把此次研修的收获充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与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