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2025年7月14日至18日,电子与通信学院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赴灵寿县中王角村,开展了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青春践行时代使命”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创新设置了四大服务模块:开展“绿色家园”环保知识普及活动;精心组织“科技筑梦”青少年科技制作活动;系统开设“平安乡村”宣传教育讲堂;深入开展“红色关怀”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

实践团队通过发放宣传单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围绕电子垃圾去向、危害及处理方法开展科普宣传。经过调研发现村民虽对电子垃圾概念模糊,但日常接触频繁,这一现象表明电子垃圾已深入农村生活,开展分类宣传刻不容缓。活动填补了村民认知空白,为构建农村电子垃圾回收体系奠定基础。
团队精心设计科技教育“双课堂”,在知识课堂,通过中国地图拼图活动强化家乡认同;在实践课堂,指导儿童完成航空航天模型等6类科技作品制作。同步开展的沙画创作等活动实现科技与美育融合。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兴趣,更展现了高校师生服务基层教育的责任担当。

本次“平安乡村”宣讲创新采用“普法+防骗+科技”模式,通过真实案例普法,防诈情景剧和科技作品展示,以寓教于乐方式提升村民法律意识和防骗能力。活动既让晦涩的法条变得易懂,又通过情景剧再现典型诈骗手法,更以本村儿童制作的6件科技作品展现科技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实现了知识普及与实践展示的双重成效。

走访慰问老党员,为他们送去大米、牛奶等慰问品。针对不同需求开展数字助老服务:为智能机用户教授视频通话等操作,为功能机用户培训紧急呼叫等功能。活动既解决老党员实际困难,又传承红色基因,获村党支部高度评价。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圆满收官,但乡村振兴的征程仍在继续。通过这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为乡村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也在服务中收获了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绽放绚丽光彩,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